雪中登狼牙山
作者:業務二部 賀曉燕 時間:2021-12-17 瀏覽:
已經熟悉了帝都的滿是水泥磚瓦的高樓大廈和忙碌勞累的快節奏生活,為了放松心情,我獨自背上行囊,帶著對大自然的向往,朝著心中的一座山走去。
狼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屬于太行山山脈,距離易縣縣城45公里,崢嶸險峻,奇峰林立,狀若狼牙而得名。我先是乘坐火車到達保定市,然后做大巴到達易縣。隨著時間推移,一直在趕路,天慢慢黑下來,路也漸漸變得崎嶇。公路在幽幽的山谷中蜿蜒,天上的一輪圓月時而在頭前,時而又轉向了身后。錯走了兩次路,車終于駛進了一個山谷中的小山村。
按照隔夜去狼牙山的安排,事先一個朋友給我介紹了村里的一戶她的親戚,讓我在她親戚家居住。見面之后,發現對方是一個樸實的農村女孩,她的家人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剩下她和孩子。對方熱情招待我,準備了許多豐盛的晚餐,似乎怕我客氣,一直往我碗里夾菜。飯后聊聊彼此關心的事情,就各自睡去。第二天一睜眼,在朦朧的沒有醒狀態中,看到屋外面的一輪紅日。心想不知不覺這怎么都到了中午了,便趕緊起身穿衣,看看手機原來八點不到。
信步走出院落,環顧四周發現,這是群山拱抱的一個小山村。村落依山而建,一條小河從村邊湍流而過。幾個走出自家院落的老人,也停下腳步,和著不遠處枝頭落腳喜鵲喳喳的叫聲,笑嘻嘻地問我是從哪里來的。心中那時涌起的想法是山里人很是憨厚樸實。也不知道為什么,我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小村莊,因為它的寧靜、安詳,還是別的什么,我竟然用文字和語言都無法表達?;貋聿榈貓D我才知道,其實這個小山村已經處于了狼牙山的腹地,不識“廬山”真面目,可能“只緣身在此山中”吧。
吃過早飯,我就直奔狼牙山公園景區。搭了一個車,司機很健談,一路閑聊著,不知不覺就到了景區門口。
進入景區大門,我為坐纜車上山與否在心理犯嘀咕,想坐纜車又怕錯過路上的沿途美景。突然旁邊一個小女孩走進步入了我的視線,她拉著自己的父母,大步走向石階。我內心被此情景鼓舞著,也鼓足勇氣自信滿滿的邁開腳步。
進門之前,先看了狼牙山的介紹和參觀了五壯士紀念館。其實也不用介紹,小時候電影也看過了,小人書也讀過了,只是還沒有身臨其境過。恰恰在門口左側的大屏幕上就循環放著黑白片電影《狼牙山五壯士》,畫面中的那些鬼子們正端著刺刀一步步逼近………
狼牙山位于易縣城西南,猶如長短不齊的巨齒狼牙,故名“狼牙山”,主峰海拔1700米,抗戰期間,日軍掃蕩狼牙山,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八路軍戰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等五人,重創日偽軍600余人,激戰5小時,打完最后一顆子彈,英勇跳崖。這是我們所知道的,也是日后狼牙山成名的原因。
剛開始爬山時,山路都是石階路,并不陡峭,也便一路觀山景,一路緩緩地走著。石階路的旁邊,是從山頂一路流下來的瀑布。聽旁邊的游人介紹知道,這是后來建設的人工瀑布,當初興建之時,該人曾經當過挑山工。我聽到這才知道,他是當地人。中國勞動人民的力量真是不可小窺,就憑借雙手和雙腳,硬是在這么高的山頂上建了一個人工瀑布。他自豪的介紹著當初興建瀑布時的宏偉情景,眼中流露出自豪的光芒,我不禁對他們肅然起敬。
狼牙山因是太行山脈,所以這里也有香山那樣的蒲扇葉片的紅葉樹,正是紅的如火的季節,又有一路汩汩的瀑布聲,所以一路走來并不寂寞。只是兩腿越來越發沉,有些喘不上氣來的感覺。但是為了傳說中的紅瑪瑙洞,我鼓足勁頭,不斷前進。
紅瑪瑙洞是一個天然的溶洞,中國到處都是喀斯特地貌,所以山中有一兩個溶洞并不稀奇。徜徉在里面,在霓虹燈光映襯的奇妙效果下,那些千萬年才形成的鐘乳石煥發出奇光異彩,讓人更加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在溶洞里欣賞著各種美景,時不時擺弄姿勢拍照留念。這時就聽不遠處一個人驚喜地說,下雪了。我緊走幾步,抬起臉看向天空,真的是下雪了,天上飄起了雪花兒。
看到了雪,興許是對雪情有獨衷吧,我有種抑制不住的興奮。旁邊游客高呼,咱可不能后退,一后退還不如鬼子呢,咱怎么也得跟電影里面一樣兒,先上了棋盤陀再說。其實不用旁人的話語鼓勵,我看到了這雪,好像有了無盡的動力,突然升起一股征服欲,我要征服眼前的這種狼牙山。
接下來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天梯。之所以叫天梯,是因為坡陡、臺階多而得名。來到 天梯下面的小攤兒,先要了一瓶水咕嘟嘟喝完了,直接就開始挑戰天梯了。我采取的策略是一口氣上去,而中途不休息。走過一段以后,腿開始打晃,但是心里面卻強忍著,憋足了一口氣。還差幾步就爬到緩坡的時候,耳邊就傳過來一個男聲——你真棒!是洪亮的男中音,我抬頭看到了幾張年輕帥氣的臉,正在向我微笑。我伸出手指,給了他們一個堅定的“V”字,邁上了天梯的最后一節臺階。
“你是我們看到的一口氣爬上來的第一人!”說的我一邊咳著,一邊笑起來說,我也是鉚足了勁!“那幫我們照張相片唄?”我說,好啊,在小小的手機里面,幾張靚麗的臉在我“1,2,2.5”的誘惑下笑出了人生的燦爛,也被永遠定格在了時空的瞬間。在那一時,我看到了漫山飛雪,嬈而不妖。經過交談,他們幾個是來旅游的大學生。
后面的山路,好像就沒有再和這幾個上大學的大男孩分開過,總是在欣賞山景的時候不期而遇,笑聲也總是縈繞在我的身邊。爬到棋盤陀,再有十分鐘山路就可以到達山的最高峰了。
喘息未定站到狼牙山的主峰,五壯士紀念塔下,看著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寫的“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時,心中充滿了無限激動。那一刻,我想起了金庸先生寫的那部《雪山飛狐》,感覺自己就是站在雪山之巔的女俠。
這里雖然還有著五壯士跳崖處的標志,但是歲月蹉跎,已經想像不到當年的雄壯。我跨過欄桿,來到一處絕壁,背后是萬丈深淵。在山風雨雪中,我體會到無限滄桑和作為人的渺小和恐懼,真切感到英雄還真就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的。
下山途中,我曾經坐過的地方旁邊有一個導游牌,相傳這里曾經有王禪老祖與孫臏弈棋的石棋盤。據說,石棋盤又名仙弈石,當年王禪、孫臏弈棋時,一青年樵夫觀棋,觀完弈棋,驢已成骨灰,回至家中,故人皆無,其妻尋夫年復一年而亡,化作石人,人稱此地為“女思谷”。 現在石棋盤已經不見了,但是故事卻在人們心目中廣為傳頌,體現傳統文化中對忠貞愛情的贊美。
這一天是農歷閏九月的十五日,二十四節氣的立冬。在此日登上狼牙山,在有一份征服感的同時,我隱隱感到,這也許是一個好的兆頭。